本期讲述人好的配资平台
省政协委员
本溪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苏 东
(侨联界别)
安奉铁路建于 1905 年,是指从沈阳到丹东的铁路线。当时沈阳称奉天,丹东称安东。是日本借日俄战争之机,强行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为配合日本的军事进攻,日本决定在安东与凤凰城之间修建手压式军用轻便铁路,后改为窄轨轻便铁路。日本战胜俄国之后,辽宁全境已在日本控制之下,日本便将临时性的军用铁路变成永久的陆路交通线,变窄轨为宽轨,并且连接朝鲜,进而通过走水路可以连接日本本土,成为日本重要的陆路运输线。安奉铁路是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抢占掠夺东北丰富资源的见证。
展开剩余69%安奉铁路沿线共有 25站。涉及丹东地区的有安东(丹东)、沙河镇、蛤蟆塘、五龙背、汤山城、高丽门、凤城、四台子、鸡冠山、秋木庄、刘家河、通远堡,涉及本溪地区的有草河口、祁家堡、连山关、下马塘、南芬、桥头、福金、本溪、火连寨、石桥子,涉及沈阳地区的有姚千户、陈相屯、吴家屯等。
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安奉铁路上。日俄战争中,安东、九连城、凤凰城都是日俄争夺的重要节点。“ 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参谋本部官员乘坐“安奉铁路”专列由朝鲜到奉天传达命令,并在本溪湖车站停留。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大量资源通过安奉铁路被掠夺到日本,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资本。抗战期间,安奉铁路被关东军征为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条重要军用物资及战时兵源运输线的铁路。在抗日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袭击列车、车站、线路、桥梁,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日本投降后,尤其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在人民手中的安奉铁路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铁道卫士》,都是在安奉铁路本溪段取景,反映当时东北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反对敌人破坏的斗争场景。
历经百年的“安奉铁路”在经历了日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争史实之后,在新中国时期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安奉铁路改名为沈丹线,它一直是辽东地区重要的国际铁路线。 2015年,在“安奉铁路”之后的沈丹铁路并行方向,沈丹高铁通车运行。辽东地区进入高铁时代。新的时代再次赋予沈丹线以新的使命,为欧亚大陆桥、丹东港后方通道和中朝国际联运通道提供了输送能力保障,全面提升了沈阳到丹东沿线的运送速度,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安奉铁路作为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这条沿线目前还保留着大量的当年的站房、信号房、桥梁、机库和轨道等基础设施,很多都破损严重。在丹东的鸡冠山站保留有大量的日伪时期的建筑遗址,尤其是扇形机车库和当时的生活设施。火车沿线的铁路桥、涵洞都保持着当年的历史风貌。在连山关站,仍然有当年的生活住房、给水设施、军用场地等。很多“安奉铁路”沿线设施如信号台、站房、水井、碉堡,不单是承载着历史,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铁道技术和人民沿线居住、生活的状态。
安奉铁路是全线在辽宁地区,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安奉铁路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产物,但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线,它承载着辽宁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贡献,新的时代同样赋予它的新生好的配资平台,赋予它的新的荣光。
发布于:北京市方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